台中的手繪書籍-手繪小京都



目前有幾本以插畫記錄及介紹台中市的插畫書籍,而這本書:手繪小京都則是以台中舊城區為出發點,報導舊城區裡的廢墟與閒置空間,是台中第一本介紹廢墟與閒置空間的書籍。
 
【手繪小京都封面】
至於為什麼會想以插畫的形式作為書籍出版,以真實性來說,影像自然比插畫真實,但以質感來說插畫大勝圖像,這也是讓人想要看,而且在『繪』的過程中,便會對細節觀察,如在插畫第一廣場(2015年9月改成東協廣場)過程中,發現第一廣場頂樓有樹,側面來看像靈骨塔牌位等等。延伸閱讀:認識與探究東協&第一廣場-歷史介紹

【話的時候尚未成為東協廣場,也尚未重建起金字塔】

此外,會報導廢墟與閒置空間的書籍相當少,會以插畫呈現這些廢墟與閒置空間的書籍則幾乎沒有!我想這就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談論很多人都好奇卻甚少關注的台中市舊城裡的廢墟與閒置空間,並介紹該建物的歷史與現況。

【於民權路與綠川西街口,除了美麗的浮雕外,有誰知道會介紹建築歷史呢?】

手繪小京都書中介紹的26棟廢墟與閒置空間插畫是使用代針筆來創作。這些閒置空間、廢墟許多現狀殘破不堪,在創作時希望能特別去呈現以往大家不會太去在意的破敗外觀,如徽痕、破碎 的磁磚、掉漆等,假如說都市的毒瘤是廢墟,那廢墟的毒瘤便是那些黴痕與掉漆。


【上圖圖組:金城戲院,又有多少人注意到水泥牆面上的光影與黴痕變化呢?】
在插畫創作時,就是要特別表現出來這些破敗之處,您可能喜歡簡潔的畫面質感,所以不一定要把所有的窗戶都畫出來,甚至那些做痕與破敗的外觀都可以省略。但我追求的便是將這些全畫出來並更加凸顯,雖然畫面會凌亂甚至顯的不美觀,但這是表現出建築物的濁美,因為會有這些做痕、掉漆代表了建築物的時間,時間久了自然會老化,改變了建築物的樣貌。

【千越大樓手繪】

手繪小京都介紹的26棟廢墟與閒置空間,其外表破敗的樣貌,如高傲的少女變成慈祥的阿婆,本來這些閒置空間是百貨公司等等,如千越大樓最高時期一個櫃位月租金200萬,以人來形容十分奧嬌,令人無法高攀,然而漸漸成為閒置空間後,黴痕與掉漆如同臉上的皺紋。以前進去百貨要花個幾千,現在這些閒置空間與廢墟,只要敢進去就如同公園一樣,不必花錢也很進去。
廢墟的濁美便是那麼平易近人,讓人在畫面中感受不到驕氣,而是破敗與雜亂的謙虛。

【本來的商店街,如今僅剩一家太吉商行還在營業】
【只怕王宅成為下一個自燃受害者】

但廢墟與閒置空間外表的破敗,是時間與閒置而沒人養護所造成,因此在觀察這些建築時,覺得這些做痕與掉漆是閒置空間與廢墟的傾訴:本來的繁榮現在卻閒置!便在插畫特別表現出來,作為幫這些閒置空間與廢墟的傾訴。

【建國市場插畫】
而如果要來評說自己的創作,我覺得自己風格是"條構主義",是表現主義的一環,喜歡用線條去勾勒出畫面,讓線條表現出物體,隨然畫面看上去凌亂,但線條的充分表現物體的形體,是相當特別的。然後請不用google"條構主義",因為這詞彙是我創的...。(應該會查到許多解構主義的資料,這篇文章道也寫得很解構啊!運用了語彙,卻顛倒、重構各種既有語彙之間的關係。)

【插畫建國市場的過程,那時使用的一種繪畫技法:將代針筆傾斜並快速描畫,這樣線條繪有斷斷續續的質感】

最後希望大家會喜歡書中介紹的26棟廢墟與閒置空間,並因書中介紹認識這26棟廢墟與閒置空間,在此感謝。

【還認真的補上相關影片連結】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就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