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記錄臺中舊城區的廢墟與歷史建築



第一本以台中舊城區為主題的小說《電梯在十一樓》,已經電子書出版!
《電梯在十一樓》除了記錄這些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建築外,甚至還可以將小說中的故事場景進行實景實地的導覽,這也正是筆者小說會去針對實體地景進行描寫的原因,就是希望能藉由小說來文化行銷台中舊城區,這麼有故事的城市。
本書附有實地地景照片以及手繪插畫,方便閱讀。歡迎試閱!
(試閱與購買連結: https://goo.gl/Mh6dVH



【插畫,一種與記錄對話的方式】

【導言】

如果把記錄比喻成是在炒飯的話,那文字記錄絕對是炒飯中的飯,試想想若沒有文字說明的照片,只能看到拍攝得畫面,無法了解畫面所紀錄的內容。影片記錄也是如此,沒有字幕的說明或語言的述說,只能感受視覺上的刺激,無法了解畫面所記錄的具體內容,如時間地點等等,僅能憶測而已。
沒有文字的紀錄變無法讓人清楚了解當初記錄者的想法與情感,這是圖像與影片無法表達的,然而炒飯不能只有影像,當然也需要佐料,所以需要圖像與影片輔助記錄,如同炒飯需要肉或蛋才有料,這也可以解釋為甚麼大家喜歡影像勝過文字,因為大家比較想吃炒飯裡的肉而不是飯…。但還是要重申:只有佐料沒有飯,那不是炒飯,所以不要挑食(已扯遠)
然而有樣紀錄超脫炒飯這比喻,那便是插畫,一張壯闊的照片也比不過一張速寫所帶來的視覺感觀,如此插畫比上照片幾乎完勝,我想插畫就是盤小菜,畢竟還是有人會對炒飯挑食,卻不會不吃自己挑的小菜吧?
以真實性來說,影像自然比插畫真實,但以質感來說插畫大勝圖像,這也是讓人想要看,而且在『繪』的過程中,便會對細節觀察,如在插畫第一廣場過程中,發現第一廣場頂樓有樹,側面來看像靈骨塔牌位等等。
【其實,照片中便覺得很像了】

好了!介紹插畫的導言,(文字)就用到這裡,以下是目前寫作中區所記錄時所畫的插畫。




【第一廣場】

舊市區部分知名老店(如:瑞成書局、辛發亭蜜豆冰、正老牌台中香菇肉焿、高家意麵等)均是從第一市場發跡。
第一廣場為臺灣臺中市中區的購物廣場,是一間由臺灣大道一段、繼光街、成功路及綠川西街包圍的綜合性休閒娛樂廣場,建築為地上十三層、地下三層,佔地8,824平方公尺。一至三樓為臺中市政府所有,土地為私立台中仁愛之家所有。
位於臺中車站站前商圈,內規劃有地下停車場、精品服飾用品店、美食街、電影院(第一影城)、KTV、電動遊樂場、撞球俱樂部、保齡球館、溜冰場、民歌西餐廳等等,多為外籍勞工休閒去處,現有「台中小東南亞」之稱號。
記錄文章: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6/blog-post.html(認識第一廣場上)
                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5/1978.html(評論從1978後,第一廣場的興盛與沒落)




【第一廣場】
 
【太大張,還要分兩次掃描】



【#大屯郡役所】
走在民生路上,有棟磚造的建築顯得格外的顯眼,斑駁的白色屋簷上有著方格狀的紋飾,兩根歐式白色圓柱設在門前,顯得莊嚴,而在紅色磚牆旁種滿了各式植栽,綠意盎然。
這裡是大屯郡役所,與一旁民國時期建築相比,大屯郡役所顯得更古色古香。可惜入口處已被木板封閉,無法讓人一窺內部風貌,附近的廢棄平房與鐵皮,更顯得環境凌亂,只能從舊照片一睹昔日風采。
期待在現今老屋改造的風潮中,老驥伏櫪的大屯郡役所,能瘦到良好的規劃及改善,擁有嶄新的面貌讓到時的參觀者看見。奇異筆繪。

文章: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2/blog-post_30.html



 【瞰。建國】
在建國市場討論完後,便想為建國市場來一張高反差的移軸攝影,以便拍出建國市場的模型質感。可以俯視下去建國市場部分區域被平房檔到了,改天來手繪一下吧!而建國市場本部,
建國市場於民國六十一年初竣工使用,是全國最大公有零售市場。最初是因綠川市容再造,將火車站前的綠川吊腳樓拆除,為安置吊腳樓內的攤商居民所興建。




【插畫過程】






【尚在創作中,正決定要用代針還是水彩】
【後來做為文宣之用了。】
【建國市場頗圖插畫】
【把它改造後,便文宣喽】



【ck-124火車】

臺中火車站110年慶時,ck-124使來臺中火車站,便畫了這插畫,代針繪。
型式:CK120型(同日本國鐵C12型,但台灣CK120設有集煙板)
製造年:1936~1943年,其中CK121-125於1936出廠;CK126-127則於1942生產
同型車輛數:7輛(CK121~CK127,僅CK124保存);293輛(含日本C12形)
軸配置:1-C-1
輪直徑:動輪1400mm,從/導輪均為860mm
軸距:全軸距8700mm,動輪軸距3800mm
連結面間長:11350mm
車重:空車重39.90噸,整備重50.85噸
煤櫃容量:1.5噸
水櫃容量:5.5m³
過熱飽和別:過熱式
汽門種類別:華式汽門(Walscheart Valve Gear Components)
實用蒸氣壓力:14.0kgw/cm²
牽引力:8280kg
最高時速:85km/hr
功率:498hp(505ps)
生產公司:日本車輛株式會社
現在保存地點:彰化扇形車庫(彰化站西北方)


ck-124

【插畫過程】

【想想】

與大墩報志工訪談想想老闆時,找了想想的小物來畫插畫,油性筆繪。


【代表想想的插畫】

【臺中火車站】

台中火車站上的屋頂是用銅片砌的,便用長鏡頭拍下屋頂的銅片鋪面,還滿適合作為PPT的背景。而火車站鐘塔與紋飾,原本認為一般西洋紋式,沒想到長鏡頭拍攝下,竟然是台灣水果,可說是西洋風格下,蘊含台灣文化。接著老師解說台中火車站的內部結構。
這張插畫則用於民生報第一版,奇異筆繪。


文章:http://leasebook.blogspot.tw/2015/05/brt.html?view=sidebar



【台中市警察局第一分局】

在車水馬龍的三民路上,有動土黃色的建築物,與附近各式高樓大廈,貼著磁磚或磚造的平房相比,顯得格外顯眼。
這棟建築物是台中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建築呈現L型佈局,在建築面對三民路的轉角處承現圓弧型的彎曲,在入口處設有兩根歐式圓柱,往上仰望,屋簷有著拱門型紋飾,整體建築有著羅馬式建築的氣派。
第一分局還在使用中,作為台中治安堡壘,長期處在台中市治安的第一線,目前此建築已成為歷史建築,是古蹟活用典範之一。
這張插畫則用於民生報第一版,奇異筆繪。





【合作金庫】
日治初期,台中圖書館設立於台中公共團舊址,後遷移至台中俱樂部(後改為臺中廳知事官邸,今址為臺中市政府交通局)二樓,現為合作金庫使用。

【年表】
1923年5月15日,臺中州立圖書館獨立建館,遷移至台中俱樂部。
1925年,遷移至大屯郡役所舊址。
1929年10月,遷至新館舍(今址)。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總督府轄區後,台中接管委員會接收臺中州立圖書館,陷於停頓。
1946年3月1日曾短暫被改為「臺中縣立臺中圖書館」。3月6日再改為「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所屬機關。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臺灣省政府,省中圖變成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所屬機關。
1972年,省中圖遷館於北區精武路291之3號,原址售予合作金庫銀行改作金融機構使用至今。
2005年3月16日,臺中市文化局將建築登錄為臺中市台灣歷史建築。
這張插畫則用於民生報第一版,奇異筆繪。

【林氏宗祠】

林式宗祠前廣場旁,像金爐的擺設,應該是所謂的惜字塔,受科舉制度影響,古人認為文字是神聖和崇高的,寫在紙上的文字,不能隨意褻瀆。即使是廢字紙,也必須誠心敬意地燒掉。所以在塔的屋簷多了"翹脊"。
相關照片:林氏宗祠
 【柳橋】
不解示,這大概是畫的最偷懶的作品...。



【台中州廳】
台中州廳最近因為光雕藝術節是使民眾注意到,活動是成功的。然而在風光之後,台中州廳是否活化成功,就目前使用狀況,還需要再努力,或許哪天能看到州廳能像宮原眼科、四信,或者像是演武場擁有嶄新面貌。

【台中州廳年表】
1913年完成第一期工程。
1934年完成現行規模,整體設計仿法國馬薩風格。
1945年台灣光復後,此建築成為臺中市政府(省轄市)所在地。
2010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的臺中市政府改以七期重劃區的臺灣大道市政大樓為主要辦公廳舍。
2010年5月臺中市政府開始規劃的臺中州廳都市更新案。
2014年5月進入招商階段。

【自評論】
曾有與朋友聊天過,說州廳很適合成為"旅店",他提出將州廳辦公室改裝成客房,理所當然房間的等級就以職等來作為區分,"市長辦公室"就變成"市長房";"局長辦公室"就是"局長房",這樣或許能創造亮點,但最差的處藏室、工具間....取一個好聽的名子喽!總不能取個"工具房"之類的...。
當然啦!說這些也都是"練囂話",一般的小市民很難能去標一個市府建築,只希望財團看到這個點子後,進行改裝成旅館,賺錢後分一點錢給我們,小確幸!

介紹一下圖片,用奇異筆畫完。
【臺中市役所】

本棟建築在日治時期是為了台中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創建,是台中地區最早的鐵筋混凝土建築。1920年(大正9年)日本政府實施「地方自治」,將全台行政區分為「五州三廳」,並在州廳下設置市、郡,台中市就是在此時成立的。台中共埤圳聯合會遷入台中州廳內辦公,建築物則改為「台中市役所」使用,台中市首任市長金子恵教在此就任。
民國34年(1945年)台灣光復後,台中市政府以原台中州廳作為辦公廳舍,市役所則作為市議會使用,民國61年市議會遷走,現址改為中國國民黨地方黨部使用。民國70年代改為「市政資料館」,後又改為市府新聞室、社會局、交通局等辦公室使用,民國92年交通局遷移至市政府第二辦公室,目前建築物準備進行整修工作。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的建築造型風格有部份接近台中市政府之歐陸古典主義建築造型,簡潔的璧體水平線條收於半圓形開口頂部,並配合垂直性的柱式與開口,形成視覺豐富且諧合的感受。但將主入口置於街廊轉角處的空間格局,以及大型圓球屋頂與山牆窗戶開口上的複雜細膩的徽章花草裝飾等,又接近巴洛式欲營造富麗堂皇宮殿式建築。
1911年完工,由「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使用。附近以公有建築(如台中州廳、郡役所、監獄、法院、台中女中)、其所附屬之宿舍(如知事官邸、州廳官舍、法院宿舍)以及眾多銀行為特色,且距離台中車站不遠。
1920年,台中設州轄市後,改為台中市的行政官署「台中市役所」,進行修建樓梯、三樓樓板等。
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之後,臺中市政府移至原台中州廳辦公後,先後作為「臺灣省日產處理委員會臺中辦事處」、「陸軍第54軍司令部」及「臺中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1972年,成為「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黨部」。
1986年,市黨部搬遷後,臺中市政府收回做為「臺中市政資料館」、「計畫室延展股」、「臺中市政府新聞室」,後為「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建築結構受損。
2000年-2003年,再改為「臺中市政府交通旅遊局」。11月20日開始修復補強建築物及白蟻生物防治等工程。
2002年7月,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
2004年,古蹟修復工程完成。
2005年,被定位為「台中故事館」,以「台中在地人文故事」為主題舉辦各式藝文展覽與活動。
2014年,「臺中市役所暨原環境保護局環境稽查大隊舊址」將以OT(營運-移轉)方式引進廠商投資經營與開發。





【第一信用】
最後,大家想要對歷史建築畫些插圖,卻又覺得自己的畫工不好,可以畫畫看第一信用合作社,外觀方方正正,頂多是三四樓的窗欄比較複雜。


【一信外觀】

如果還是畫不出來,可以考慮看看畫一信的外牆,如下圖:



【圖:一信之牆】
這樣好像只有聰明人才看的見...。







更多有關中區的記錄,歡迎直接來寫作中區FB粉專關注台中市就城區記錄等動態。也希望您能對寫作中區按讚並追蹤,這便是對我們這些文史工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您!(按此連結)

留言

熱門文章